木mù p238下
注解:冒也。以曡韵爲訓。冃部曰:冒,冡而前也。冒地而生,東方之行。从屮,下象其根。謂M也。屮象上出。M象下垂。莫卜切。三部。凡木之屬皆从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橘jú
注解:橘果。出江南。禹貢:荆州厥苞橘柚。考工記曰:橘踰淮而北爲枳。屈原賦曰:受命不遷,生南國兮。許言出江南者,卽考工、屈賦所云也。王逸注云:言橘受天命,生於江南。从木矞聲。居聿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橙chénɡ
注解:橘屬。南都賦曰:穰橙鄧橘。蜀都賦劉注曰:蜀有給客橙。从木登聲。丈庚切。廣韵宅耕切。古音在六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柚yòu
注解:條也。佀橙而酢。釋木柚條。郭云:似橙,實酢,生江南。列子曰:吳楚之國有大木焉,其名爲𣞿,碧樹而冬生,實丹而味酸,食其皮汁巳憤厥之疾。按今橘橙柚三果,莫大於柚,莫酢於橙汁,而橙皮甘可食。本草經合橘柚爲一條。渾言之也。从木由聲。余救切。三部。按爾雅亦作𣞿。列子、山海經皆作𣞿。許則云𣞿者,崐崘河隅之長木也。《夏書》曰:“厥苞橘柚。”苞俗作包。今正。禹貢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樝zhā
注解:樝果佀棃而酢。内則柤棃注曰:柤,棃之不臧者。爾雅郭注、山海經郭傳皆云:樝似棃而酢濇。按卽今棃之肉粗味酸者也。張揖注子虚賦云:樝似棃而甘。乃以同類而互易其名耳。陶隱居譏鄭公不識樝。恐誤。从木虘聲。側加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棃lí
注解:棃果也。各本作果名二字,淺人改也。釋木:棃山樆。謂棃之山生者曰樆也。樆本亦作離。子虚賦:檗離朱楊。裴駰引漢書音義云:離,山棃也。師古注急就篇云:棃一名山樆。非是。从木𥝢聲。力脂切。十五部。𥝢,古文利。見刀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梬yǐnɡ
注解:梬棗也。三字一句。梬棗,果名。非今俗所食棗也。南都賦曰:梬棗若畱。張揖注子虚曰:梬,梬棗也。李善引說文亦云:梬棗似𣐈。於此可以訂𠜂複字者之非矣。从杮而小。一曰㮕。各本無而小一曰㮕五字。今合齊民要術、衆經音義、廣韵、子虚南都二賦李善注引訂補。按梬卽釋木之遵羊棗也。郭云:實小而圓,紫黑色,今俗呼之爲羊矢棗。引孟子會晳嗜羊棗。何氏焯曰:羊棗非棗也,乃𣐈之小者。初生色黃,熟則黑,似羊矢。其樹再椄卽成𣐈矣。余客臨沂始覩之。亦呼牛㚷𣐈,亦呼㮕棗,此尢可證以𣐈得棗名。孟子正義不得其解。玉裁謂:凡物必得諸目驗而折衷古籍,乃爲可信。昔在西苑萬善殿庭中,會見其樹,葉似𣐈而不似棗,其實似𣐈而小如指頭。内監吿余:用此樹椄之便成𣐈。古今注曰:㮕棗,實似𣐈而小,味亦甘美。師古曰:梬棗,卽今之㮕棗也。㮕與遵音相近。㮕卽遵字也。一曰㮕者,一名㮕也。本作一曰,李善改爲名曰,以便於文也。許無㮕篆,葢俗字不列也。内則芝栭。賀氏云:芝,木椹。栭,軟棗。釋文云:栭,本又作檽。檽者,㮕之誤。賀氏作㮕,許不妨作耎也。梬棗者,𣐈屬。故受之以𣐈篆。○又按衆經音義:㮕棗,如兗切。說文云似𣐈而小,或作濡,非體也。似𤣥應所據本有㮕篆,其解當云:梬棗也。從木,耎聲。似𣐈而小乃梬篆下語也。○司馬氏光曰:君遷子,卽今牛奶𣐈。按吳都劉注。桾櫏子如瓠形。玉篇曰:桾櫏子如雞子,不當以羊棗當之。从木甹聲。以整切。十一部。㮕,而兗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柿shì p239上
注解:赤實果。言果又言實者,實謂其中也。赤中,與外同色惟𣐈。内則曰:棗栗榛𣐈。从木市聲。鉏里切。古音在十五部。俗作𣐈,非。〖注〗枾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枏nán
注解:梅也。從木冄聲。汝閻切。七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梅méi
注解:枏也。可食。從木每聲。莫桮切。古音在一部。按釋木曰:梅,枏也。毛詩秦風、陳風傳皆曰:梅,枏也。與爾雅同。但爾雅、毛傳皆謂楩枏之枏。毛公於召南摽有梅,曹風其子在梅,小雅四月侯栗侯梅,無傳。而秦、陳乃訓爲枏。此以見召南等之梅與秦、陳之梅判然二物。召南之梅今之酸果也,秦陳之梅今之楠樹也。楠樹見於爾雅者也,酸果之梅不見於爾雅者也。樊光釋爾雅曰:荆州曰梅,楊州曰枏,益州曰赤楩。孫炎釋爾雅曰:荆州曰梅,楊州曰枏。陸機疏草木曰:梅樹皮葉似豫樟。皆謂楠樹也。枏亦名梅。後世取梅爲酸果之名,而梅之本義廢矣。郭釋爾雅乃云似杏,實酢。篇、韵襲之。轉謂酸果有枏名,此誤之甚者也。然則許以枏梅二篆廁諸果之閒,又云可食,豈非始誤與。曰此淺人所改竄也。如許謂梅,酸果。其立文當先梅篆,云酸果也。次枏篆,云梅也。棃杏李桃等不云可食,何必獨云可食哉。許意某爲酸果正字,故某篆解云酸果也。從木從甘。其字當本廁𣐈下杏上,而枏梅二篆當本廁諸木名之閒,淺人易其處。又增竄其文耳。以許書律羣經,則凡酸果之字作梅,皆假借也。凡某人之字作某,亦皆假借也。假借行而本義廢,固不可勝數矣。楳,或从某。某聲。召南釋文曰:韓詩作楳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杏xìnɡ p239下
注解:杏果也。内則:桃李梅杏。从木,向省聲。向各本作可,誤。今正。莕以杏爲聲,亦作䓷,從行聲,則知杏莕字古皆在十部也。今何梗切。六書故云:唐本曰从木从口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柰nài
注解:柰果也。假借爲柰何字。見尚書左傳。俗作奈,非。从木示聲。奴帶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李lǐ
注解:李果也。从木子聲。良止切。一部。古李理同音通用。故行李與行理竝見,大李與大理不分。杍,古文。尚書音義曰:梓材音子,本亦作梓。馬云:古作梓字,治木器曰梓。正義曰:此古杍字,今文作梓。按正義本經作杍。音義本經作梓。據二家說,葢壁中古文作杍,而馬季長易爲梓匠之梓也。如馬說,是壁中文假借杍爲梓匠字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桃táo
注解:桃果也。从木兆聲。徒刀切。二部。〖注〗𣑯,同桃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㮘mào
注解:冬桃。釋木曰:旄,冬桃。郭云:子冬孰。按作旄者字之假借,二部三部合韵冣近也。釋文曰:字林作㮘。今本譌爲字林作㮘。从木敄聲,讀若髦。莫𠋫切。三部。按釋文及篇、韵皆音毛。鼎臣葢檢唐韵無此字,因以㮘字當之,故音茂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𣓀zhēn
注解:𣓀實如小栗。韵會作木名實如小栗六字。周禮籩人、記曲禮内則、左傳、毛詩字皆作榛,假借字也。榛行而𣓀廢矣。鄭云:如栗而小。與許合。齊民要術引詩義疏云。榛栗有二種。从木辛聲。側詵切。十二部。蜀都賦作樼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女摯不過𣓀栗。”左傳莊二十四年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楷jiē
注解:楷木也。孔子冢葢樹之者。皇覽云:冢塋中樹以百數,皆異種。傳言弟子各持其方樹來種之。按楷亦方 樹之一也。儒行曰:今世行之,後世以爲楷楷,法式也。楷之言稽。我稽古,而後世又於此焉,稽也。从木皆聲。苦駭切。十五部。以下言木名,故先之以孔冢所樹。〖注〗𣒉,古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梫qǐn
注解:桂也。釋木。梫,木桂。郭曰:今南人呼桂厚皮者爲木桂,葉似枇杷而大。按南方草木狀云:桂有三種,葉似枇杷者爲牡桂。牡木音同。許言梫桂也者。梫爲桂之一,而桂不止於梫也。蜀都賦:其樹則有木蘭梫桂。劉逵曰:梫桂,木桂也。从木,㑴省聲。七荏切。七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桂ɡuì p240上
注解:江南木,本艸曰:桂生桂陽,牡桂生南海山谷,箘桂生交趾、桂林山谷。百藥之長。本艸經木部上品首列牡桂、箘桂。箘桂味辛溫,主百病,養精神,和顏色,爲諸藥先聘通使。故許云:百藥之長。檀弓、内則皆薑桂竝言。劉逵引本艸經正文曰:菌桂,圓如竹,出交趾。然則其樹正圓如竹,故名箘桂。今本艸云:無骨,正圓如竹。不系之正文。無骨,葢謂空心也。左思賦:邛竹緣嶺,箘桂臨崖。正以竹之實中者與桂之虚中者反對也。从木圭聲。古惠切。十六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棠tánɡ
注解:牡曰棠,牝曰杜。艸木有牡者,謂不實者也。小雅云:有杕之杜,有皖其實。此牝者曰杜之證也。陸機詩疏曰:赤棠與白棠同耳,但子有赤白美惡。子白色爲白棠、甘棠,少酢滑美。赤棠子澀而酢無味。俗語云:澀如杜是也。依陸說是棠杜皆有子,然種類甚多。今之海棠皆華而不實,葢所謂牡者曰棠也。从木尚聲。徒郞切。十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杜dù
注解:甘棠也。召南:蔽芾甘棠。毛曰:甘棠,杜也。釋木曰:杜,甘棠。本無不合。棠不實,杜實而可食,則謂之甘棠。凡實者皆得謂之杜,則皆得謂之甘棠也。牡棠牝杜,析言之也。杜得偁甘棠,互言之也。釋木又曰:杜,赤棠。白者棠。魏風傳用之。此以其木色之異異其名,與杜甘棠說異,卽與分牡牝說異,爲許所不取。戴先生曰:爾雅謂杜甘曰棠。毛公失其句讀,葢依陸璣疏白棠卽甘棠,子美。赤棠卽杜,子澀。爲此說耳。非許意,亦非爾雅意也。先生又曰:棃山樆。謂棃山生曰樆。榆白枌。謂榆之白者曰枌。今按毛傳云:枌白榆也。誠當於白爲讀。漢書音義云:離山棃也。是爾雅當同音義𠃊其字矣。从木土聲。徒古切。五部。借以爲杜塞之杜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槢xí
注解:槢木也。莊子、淮南有椄槢字,皆謂械楔,不爲木名。从木習聲。似入切。七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樿zhǎn
注解:樿木也。可㠯爲櫛。玉藻曰:櫛用樿櫛,髮晞用象櫛。禮器曰:樿勺。鄭曰:樿木白理。中山經曰:風雨之山,其木多棷樿。郭曰:樿木白理,中櫛。从木單聲。旨善切。十四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椲wěi
注解:椲木也。可屈爲杅者。屈當作詘。詰詘,紆曲也。糸部云:紆詘也是也。杅當作盂。盂,飲器也。玉篇曰:椲木皮如韋,可屈以爲盂。从木韋聲。于鬼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楢yóu p240下
注解:柔木也。工官㠯爲耎輪。大鄭引鄹子書:秋取柞楢之火。工官若周之輪人,漢之考工室也。耎輪者,安車之輪也。郭注山海經云:楢,剛木,中車材。剛木卽柔木。葢此木堅韌,故柔剛異偁而同實耳。从木酋聲,讀若糗。以周切。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桏qiónɡ
注解:椶椐木也。集韵作椶,類篇作𣞍,是宋初本不同也。宋刻鉉本及李氏五音韵譜作𣞍。毛刻初印同。斧季剜版作椶。按𣞍字無攷。椶椐木,合二爲名,未知何木也。釋木曰:楥柜桏。郭注云:未詳。或曰:桏當爲柳。柜柳似柳,皮可以煑作飲。郭易桏爲柳,而後釋柜柳,則篇、韵以柜柳釋桏,非也。說文葢取諸爾雅。椶與楥形似。椐與柜聲同。椶疑楥之誤。从木邛聲。渠容切。九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棆lún
注解:母杶也。按母杶當作毋疵。皆字之誤也。釋木:棆,無疵。古母無通用。故許作母。玉篇:棆,木名也。𣐑,無𣐑木也。二字爲伍,葢謂一物也。廣韵云:無𣐑木一名棆。是也。楊雄蜀都賦說木有𣐑。郭云:棆,楩屬,似豫章。从木侖聲,讀若《易》卦屯之屯。陟倫切。十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楈xū
注解:楈木也。上林賦有胥邪。南都賦作楈枒。郭璞曰:胥邪似幷閭,皮可作索。按未審卽許所云楈木否也。从木胥聲,讀若芟刈之芟。芟在七八部。胥在五部。合韵也。唐韵私閭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柍yǎnɡ
注解:柍梅也。柍梅合二字成木名。今各本𠜂去柍字,是柍卽枏矣。釋木:時英梅。齊民要術引郭注云:英梅未聞。今本注云:雀梅。殆非郭語。南都賦曰:柍柘檍檀。與櫻梅山𣐈等各爲一條。柍梅非今之梅類明矣。从木央聲。於京切。古音在十部。李善於兩切。一曰江南橦材,其實謂之柍。橦,帳極也。與此不相涉。以唐式柴方三尺五寸曰一橦,音鍾,解之。下文又不屬也。況漢人曰章,唐人乃曰木鍾乎。枷字下曰:淮南謂之柍。宜以訂正此句。一說蜀都賦布有橦華。劉逵云:橦,樹名。謂此橦材堅實者謂之柍也。實下當有者字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楑kuí
注解:楑木也。未詳。从木癸聲。求癸切。十五部。一曰度也。度,徒落切。此與手部揆音義皆同。揆專行而楑廢矣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𣓌ɡǎo
注解:𣓌木也。六書故以烏臼當之,未知是否。从木咎聲,讀若晧。晧各本作皓,非。今正。古老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椆chóu p214上
注解:椆木也。中山經:虎首之山,多苴椆椐。郭曰:椆,未詳也。音彫。从木周聲,讀若丩。職畱切。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樕sù
注解:樸樕,小木也。樸當作㯷。㯷樸正俗字也。各本無小字。今依五音韵譜、韵會、集韵、類篇補。召南:林有樸樕。毛曰:樸樕,小木也。釋木云:樕樸,心。樕樸卽詩之樸樕。俗書立心多同小,又艸書心似小,毛傳、說文當本作心木,譌爲小木耳。詩正義云:某氏曰:樸樕,斛樕也。有心能溼,江河閒以作柱。孫炎曰:樸樕一名心。據此及許立文之次弟,知樸樕乃木名,非凡小木之偁也。斛,俗作槲。槲樕櫟之類。樸,爾雅音義作㯷。廣韵曰:杺,木名。其心黃。杺卽爾雅心字。从木欶聲。桑屋切。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㰘yí
注解:𣟗木也。未詳。从木彝聲。羊支切。廣韵以脂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梣cén
注解:青皮木。淮南書曰:夫梣木色靑瘉翳,而蠃蝸瘉睆,此皆治目之藥也。高曰:梣木,苦歷木名也生於山。剥其皮以水浸之,正靑,用洗眼,瘉人目中膚翳。正文各本譌誤。今考定如是。按本艸經謂之秦皮。以一名岑皮而聲誤作秦耳。其木一名石檀。陶隱居云是樊槻木。槻音規。集韵云:江南樊雞木。其皮入水綠色,可解膠益墨。樊雞卽樊槻也。从木岑聲。子林切。七部。玉篇作今切。𣘕,或从𡩠省。𡩠,籒文𡪢。見宀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棳zhuō
注解:棳木也。未詳。俗以爲梁上楹之字。从木叕聲。職說切。十五部。益州有棳縣。棳上當有母。地理、郡國二志,益州皆有母棳縣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𣘫háo
注解:𣘫木也。未詳。从木,號省聲。乎刀切。二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棪yǎn
注解:遬其也。釋木:棪,槤其。郭曰:棪實如柰,可食。南山經傳曰:棪,别名速。其子似柰而赤,可食。按遬,籒文速字也。今爾雅作㯈。爲俗字。从木炎聲,讀若三年導服之導。三年導服,詳示部禫下。棪讀如淡,與導服相似也。山海經傳音剡。爾雅音義餘念反。唐韵以冄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𣛹chuán
注解:𣛹木也。未詳。从木遄聲。市緣切。十四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椋liánɡ
注解:卽來也。釋木曰:椋卽棶。釋文曰:棶埤蒼,字林作來。本說文也。絫𧦝曰卽來,單𧦝曰來。唐本艸謂之椋子木。从木京聲。吕張切。十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𣙿fèi
注解:𣙿木也。未詳。从木費聲。房未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樗huà
注解:樗木也。各本樗與㯉二篆互譌。今正。毛詩音義、爾雅音義、五經文字可證也。假令許書與今互異,則陸氏、張氏當辨明之,如穜種之例矣。豳風、小雅毛傳皆曰:樗,惡木也。惟其惡木,故豳人衹以爲薪。小雅以儷惡菜,今之臭椿樹是也。所在有之,有一種葉香者可食。從木雩聲。各本作虖聲。今正。丑居切。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楀yǔ p241下
注解:楀木也。未詳。小雅:楀維師氏。箋云:楀,氏也。集韵、類篇皆云:楀,木名。𢯺,姓。引詩𢯺維師氏。唐石經初刻從手,後改從木。按篇、韵皆無𢯺字。釋文、五經文字、急就篇顏注皆從木。從木禹聲。王矩切。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蘽lěi
注解:蘽木也。釋木:諸慮,山櫐。欇,虎櫐。郭曰:今江東呼櫐爲藤虎櫐,今虎豆。纏蔓林樹而生。中山經:畢山,其上多櫐。(依齊民要術藝文類聚。)郭曰:今虎豆,貍豆之屬。櫐一名縢,音耒。按櫐者蘽之省。其物在艸木之閒,近於艸者則爲艸部之藟,詩之藟也。近於木者則爲木部之蘽,釋木之山櫐、虎櫐也。縢藤古今字。謂之縢者,可以爲緘縢也。蘽之屬不一,統名之曰蘽木。從木藟聲。形聲包會意。力軌切。十五部。𣡺,籒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桋yí
注解:赤栜也。釋木曰:桋,赤栜。白者栜。毛傳曰:桋,赤栜也。郭云:赤栜樹葉細而岐銳,白栜葉圓而岐,爲大木。按栜,釋文音山厄反。許書無栜字,葢古只作朿也。從木夷聲。以脂切。十五部。《詩》曰:“隰有杞桋。”小雅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栟bīnɡ
注解:栟櫚,椶也。各本奪椶字。今依韵會本補。廣雅、劉逵引異物志皆曰:栟櫚,椶也。上林、甘泉賦字作并閭。南都、吳都賦字作栟櫚。許書有栟無櫚,櫚因栟之木旁而同之耳。從木幷聲。府盈切。十一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椶zōnɡ
注解:栟櫚也。互訓也。蜀都賦椶枒楔傱,四木名也。從木㚇聲。子紅切。九部按椶與召南之緫音義略同。毛曰:緫,數也。數讀數罟之數。可作萆。艸部曰:萆,雨衣。一名蓑衣。按可作萆之文,不系於栟下而系椶下者。此樹有葉無枝,其皮曰椶,可爲蓑。故不系栟下也。椶本皮名,因以爲樹名,故栟閭與椶得互訓也。張揖注上林賦曰:并閭,椶也。皮可以爲索,今之椶繩也。玉篇云:椶櫚一名蒲葵。今按南方艸木狀云:蒲葵如栟櫚而柔薄,可爲簦笠,出龍川。是蒲葵與椶樹各物也。謝安之蒲葵扇,今江蘇所謂芭蕉扇也。椶葉縷析,不似蒲葵葉成片可爲笠與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椅yī
注解:梓也。釋木曰:椅,梓。渾言之也。衞風傳曰:椅,梓屬。析言之也。椅與梓有别,故詩言椅桐梓漆。其分别甚微也,故爾雅、說文渾言之。從木奇聲。於离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按賈逵說又作檹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檟jiǎ p242上
注解:楸也。釋木:槐小葉曰榎。郭云:槐當爲楸。楸細葉者爲榎。文大而皵楸,小而皵榎。郭云:老乃皮粗皵爲楸,小而皮粗皵者爲榎。又槄,山榎。郭云:今之山楸。按榎者檟之或字。左傳、孟子作檟。爾雅别言之。許渾言之。從木賈聲。古雅切。音在五部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樹六檟於蒲圃。”見左傳襄四年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梓zǐ
注解:楸也。從木,宰省聲。卽里切。一部。按許知宰省聲而非辛聲者,於或字知之也。或字,葢古文之遺與。榟,或不省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楸qiū
注解:梓也。左傳,史,漢以萩爲楸。如秦周伐雍門之萩,淮北常山巴南河濟之閒千樹萩,是也。左傳萩一作秋。從木秋聲。七由切。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𣚍yì
注解:梓屬。大者可爲棺椁,小者可爲弓材。按𣚍檍古今字。心部𢡃,今作億。艸部𦺳,今作薏。水部𣽢,今作澺。人部𠐥,今作億。然則經典檍字卽說文之𣚍,何疑。考工記:取𠏉之道七。柘爲上,檍次之。此卽所謂小者可爲弓材也。唐風:隰有杻。釋木、毛傳皆曰:杻,檍也。許無杻字。豈其字正作紐,俗作杻與。大鄭云:檍讀如億萬之億。陸機云:今官園種之。正名曰萬歲,取名於億萬。𠔏汲山下人或謂之牛筋,或謂之檍,材可爲弓弩𠏉也。今各本椋𣙿二篆之閒有檍篆,云杶也。從木意聲。葢淺人謂不當闕檍字而增之。本云檍杻也,後又譌杻爲杶,不可通。考韵會云。說文作𣚍,今文作檍,則黃氏所據鍇本未誤也。今𠜂檍篆。從木𠶷聲。於力切。一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柀bǐ
注解:黏也。黏各本作檆,徐鉉因增一檆篆,非也。今𠜂檆篆,依爾雅正檆爲黏。釋木曰:柀,黏。上音彼,下音所咸反。卽今之杉木也。黏與杉爲正俗字。郭云:黏生江南,可以爲船及棺。羅氏願爾雅翼曰:柀似杉而異,杉以材偁,柀又有美實,而材尤文采。其樹大連抱,高數仞,葉似杉,木如柏,作松理,肌理細輭,堪爲器用,古所謂文木也。其實有皮殻,大小如棗而短,去皮殻,可生食。本艸有彼子,卽柀子也。引蘇恭說:本艸誤入蟲部,陶隱居木部出之。按依羅氏說則柀與杉有别。今人𢗝用者皆杉,非柀也。爾雅、說文渾言之耳。南方艸木狀曰:杉一名柀黏。從木皮聲。甫委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按爾雅音義音彼。又匹彼反。集韵、類篇本之,皆補靡普靡二切。今爾雅音義彼譌作披,非也。蘇恭本艸彼子注云:彼當作柀。柀仍音彼。成化刻本彼亦譌披。一曰析也。析各本譌折,今正。葉石君寫本及類篇正作析。按柀析字見經傳極多,而版本皆譌爲手旁之披,披行而柀廢矣。左傳曰:披其地以塞夷庚。韓非子曰:數披其木,毋使木枝扶疎。戰國策范睢引詩曰:木實緐者披其枝,披其枝者傷其心。史記魏其武安傳曰:此所謂枝大於本,脛大於股,不折必披。方言曰:披,散也。東齊聲散曰𤺊,器破曰披,此等非柀之字誤,卽柀之假借。手部披訓從旁持,木部柀乃訓分析也。陸德明、包愷、司馬貞、張守節、吳師道皆音上聲,普彼反,是可證字本從木也矣。〖注〗檆,原从木从黏作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榛zhēn p242下
注解:榛木也。邶風山有榛傳曰:榛,木也。小雅:營營靑蠅,止于榛。傳曰:榛所以爲藩也。衞風箋曰:樹榛栗椅桐梓漆六木於宮,可伐以爲琴瑟。從木秦聲。側詵切。十二部。一曰叢木也。各本作一曰菆也。艸部曰:菆,蓐也。今依𤣥應書卷十一所引爲長。倉頡篇、淮南高注、漢書服注、廣雅皆云:木叢生曰榛。菆一作蕪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𣐊kǎo
注解:山樗也。樗舊作㯉,今改。釋木、唐風傳皆曰:栲,山樗。𣐊栲古今字。許所據作𣐊也。陸機云:山樗與下田樗無異,葉似差狹耳。方俗無名此爲栲者。今所云栲者,葉如櫟木,皮厚數寸,可爲車軸,或謂之栲。郭云:栲似樗,色小白,生山中,因名云。亦類漆樹。俗語曰:櫄樗栲漆,相似如一。按二說似許爲長。從木尻聲。讀若糗。讀若糗三字依陸機補。陸云:許愼正以栲讀爲糗。今人言考,失其聲耳。古音在三部。今苦浩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杶chūn
注解:杶木也。禹貢:杶𠏉桰柏。釋文:杶本又作櫄。山海經:成侯之山,其上多櫄木。郭曰:似樗樹,材中車轅。吳人呼櫄音輴車。從木屯聲。敕倫切。十三部。《夏書》曰:“杶榦桰柏。”櫄,或從熏。杻,古文杶。按依汗𥳑所載近是,卽屯字側書之耳。集韵徑作杻,非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橁chūn
注解:杶也。此杶木别名,非卽杶字也。左傳:孟莊子斬雍門之橁,以爲公琴。從木筍聲。相倫切。十二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桵ruí
注解:白桵,棫也。也字今補。大雅:芃芃棫樸。釋木、毛傳皆云:棫,白桵也。陸機曰:其材理全白,無赤心者爲白桵,直理易破,可爲犢車軸,又可爲矛𢧢矝。從木妥聲。鉉曰:當從綏省聲。按鉉因說文無妥字,故云尒。綏下則又云:當作從爪從安省。抑思妥字見於詩禮,不得因許書偶無妥字而支離其說也。儒隹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棫yù p243上
注解:白桵也。從木或聲。干逼切。一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㮩xī
注解:㮩木也。未詳。玉篇不載。從木息聲。相卽切。一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椐jū
注解:樻也。大雅:其檉其椐。釋木、毛傳皆云:椐,樻也。陸機云:節中腫,似扶老。卽今靈壽是也。今人以爲馬鞭及杖。郭云:腫節,可以爲杖。按杖以木者曰靈壽,亦曰扶老。漢書孔光傳:賜𤫊壽杖。孟康曰:扶老杖也。服䖍曰:𤫊壽,木名。郭注山海經亦云:𤫊壽,木名,似竹,有枝節。常璩云:朐忍縣有𤫊壽木。劉逵云:𤫊壽木出涪陵。楊雄作𤫊節銘。皆是也。以竹者名扶老杖。中山經其上多扶竹。郭云:卭竹也,高節實中,中杖,名之扶老竹。漢書之卭竹杖,王逸少以卭竹杖分贈老友,皆是也。𤫊壽木與卭竹皆以節勝。陸氏云:椐卽𤫊壽。然椐與𤫊壽俱見山海經,郭不云一物。若陶潛云:策扶老以流憩。則又未識其爲椐與𤫊壽也。從木居聲。九魚切。五部。按郭音袪。字林紀庶反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樻kuì
注解:椐也。從木𧷈聲。求位切。十五部。詩音義曰:去塊反。何音匱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栩xǔ
注解:𣏗也。見唐風毛傳。陸機曰:栩,今柞櫟也。徐州人謂櫟爲杼,或謂之爲栩。按毛傳、說文皆栩𣏗様爲一木。櫟下但云木也,不云卽栩也。然則陸機專據徐州語言合之耳。從木𦏲聲。況羽切。五部。其皁,一曰様。按各宋本及集韵、類篇皆同。毛氏依小徐作其實皁,非也。艸部曰:皁斗,櫟實也。一曰様斗。許葢謂栩爲柞櫟,與陸機同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𣏗zhù
注解:栩也。莊子:狙公賦芧。司馬云:芧,橡子也。芧卽𣏗字,橡卽様字。𣏗本樹名,因用爲實名也。從木予聲,此與機杼字以下形上聲、左形右聲分别。讀若杼。按玉篇時渚切,廣韵神與切,是也。大徐直呂切則與機杼字同音。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様xiànɡ
注解:栩實也。様橡正俗字。爾雅舊注曰:𣏗實爲橡子。以橡殻爲𣏗斗者,以剜剜似斗故也。橡子,儉歲可食以爲飯,豐年牧豬,飤之可以致肥也。見齊民要術。從木羕聲。徐兩切。十部。按様,俗作橡。今人用様爲式様字,像之假借也。唐人式様字從手作㨾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杙yì
注解:劉劉,杙。見釋木。當讀劉劉爲句。郭云:劉子生山中,實如棃,酢甜核堅。未知許意然否也。今人以杙爲橜弋字,乃以橜弋爲隿射字。從木弋聲。與職切。一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枇pí p243下
注解:枇杷木也。四字句。從木比聲。房脂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桔jié
注解:桔梗,藥名。本艸經曰:桔梗,味辛,微溫,主𦙄脅痛如刀刺、腹滿、腸鳴幽幽、驚恐悸氣。戰國策曰:今求柴胡、桔梗於沮澤,則絫世不得一焉。從木,桔梗,艸類。本艸經在艸部。而字從木者,艸亦木也。吉聲。古㞕切。十二部。一曰直木。鄭有桔柣之門,葢取直木爲門限之義。釋宮曰:柣謂之閾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柞zuò
注解:柞木也。詩有單言柞者,如維柞之枝,析其柞薪是也。有柞棫連言者,如皇矣、旱麓、緜是也。陸機引三蒼:棫卽柞也。與許不合。假令許謂棫卽柞,則二篆當聯屬之。且詩不當或單言棫,或單言柞,或柞棫竝言也。鄭詩箋云:柞,櫟也。孫炎爾雅注:櫟實,橡也。齊民要術援爾雅注合柞栩櫟爲一,亦皆非許意。從木乍聲。在各切。五部。按柞可薪,故引伸爲凡伐木之偁。周禮有柞氏。周頌傳曰:除艸曰芟。除木曰柞。古無二音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㭔lú
注解:㭔木。出橐山。中山經曰:傳山西五十里日橐山,其木多樗,多𣖾木。按樗者㭔之誤。許所引山海經樜字今作柘,涻字今作涔,劦字今作䬅,其不同如此。廣韵十一模曰:黃㭔木可染。十姥曰:㭔,木名,可染繒。按周禮注曰:染艸,茅蒐橐盧豕首紫茢之屬,橐盧豈卽黃㭔與。抑字音相近,而艸木異類也。玉篇乃佚㭔字。從木乎聲。他乎切。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榗jiàn
注解:榗木也。未詳。尚書大傳曰:南山之南有木名橋,高高然而上,父道也。南山之陰有木名梓,晉晉然而俯,子道也。高與橋,晉與梓,皆曡韵。梓字當是榗字。梓從宰省聲,不與晉同韵也。從木晉聲。子賤切。古音在十二部。書曰:“竹箭如榗。”六字未詳。疑當作周禮曰竹榗讀如晉八字。職方氏:其利金錫竹箭。注云:故書箭爲晉。葢許所見故書作榗,榗本木名,故書借爲竹名也。大射儀:幎用錫若絺綴諸箭。注云:古文箭作晉。吳越春秋:晉竹十廀。晉竹卽箭竹。皆與周禮故書同。讀如晉者,許謂榗之音同晉也。轉寫淆譌,致不可讀矣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𣔾suì
注解:𣔾,羅也。釋木:檖,蘿。秦風毛傳曰:檖,赤羅也。陸機、郭璞皆云:今之楊檖也,實似棃而小,酢,可食。按蘿者羅之誤。從木㒸聲。徐醉切。十五部。《詩》曰:“隰有樹𣔾。”今詩爾雅作檖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椵jiǎ p244上
注解:椵木。可作牀几。牀鍇本作伏,疑誤。釋木曰:櫠椵。本艸陶隱居說人參曰:高麗人作人參讚曰:三椏五葉,背陽向陰。欲來求我,椵樹相尋。椵樹,葉似桐,甚大,陰廣。圖經亦言人參春生苗,多於深山背陰,近椵漆下潤溼處。是則椵爲大木,故材可牀几。郭云子大如盂者,未知是不也。從木叚聲,讀若賈。古雅切。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橞huì
注解:橞木也。未詳。從木惠聲。胡計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楛hù
注解:楛木也。大雅:榛楛濟濟。陸機曰:楛,其形似荆而赤,葉似蓍,上黨人蔑以爲筥箱,又屈以爲釵。按禹貢惟箘簬楛。楛不與上文杶𠏉桰相爲伍,而與箘簬爲伍,楛之用葢與箘簬同也。從木苦聲。侯古切。五部。《詩》曰:“榛楛濟濟。”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櫅jī
注解:櫅木也。釋木曰:櫅,白棗。按許不云白棗,與爾雅異。葢爾雅本作齊白棗。今人所食棗,白乃孰是也。櫅乃别一木。廣韵曰:櫅榆堪作車轂。正與許合。轂軸異耳。楊雄蜀都賦:枇櫅㭈楬。章樵注云:櫅,榆屬。可㠯爲大車軸。從木齊聲。祖稽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㭁rénɡ
注解:㭁木也。未詳。從木乃聲,讀若仍。如椉切。六部。按乃聲在一部,合韵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㰋pín
注解:㰋木也。未詳。疑卽仁頻也。上林賦有仁頻。孟康曰:仁頻,椶也。李善曰:仙藥錄云:㯽榔,一名椶。然則仁頻卽㯽榔也。從木頻聲。符眞切。十二部。〖注〗頻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樲èr
注解:酸棗也。釋木曰:樲,酸棗。孟子曰:舍其梧檟,養其樲棗。趙曰:樲棗,小棗。所謂酸棗也。按孟子本作樲棗,宋刻爾雅單行疏及玉篇、唐本艸、又本艸圖經皆可證。今本改作樲棘,非是。樲之言副貳也,爲棗之副貳,故曰樲棗。本艸經曰:酸棗味酸平,主心腹寒熱、邪結氣聚、四肢酸疼、溫痹、煩心不得眠。諸家皆云:似棗而味酸。從木貳聲。而至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㯷pú
注解:㯷棗也。釋木言棗之名十有一,繼之言櫬梧,繼之言樸枹者,是今爾雅樸不謂棗也。疑許所據有不同,故云尒。𡨥宗𠁗曰:御棗甘美輕脃。今人所謂撲落酥者是。㯷棗豈卽御棗歟。㯷樸古今字。大雅毛傳曰:樸,枹木也。方言曰:㯷,𧗊也。南楚凡物𧗊生者曰㯷生。郭云:今種物皆生曰㯷地生也。又曰:㯷,聚也。楚謂之㯷。郭云:㯷屬,藂相箸皃。按詩、爾雅之樸,皆當同方言作㯷。㯷從僕,附也。考工記樸屬猶附箸,文𨕖廛閈撲地字皆當作㯷。釋木、毛傳皆訓㯷爲枹,許以爲棗名則褊矣。從木僕聲。博木切。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橪rǎn p244下
注解:酸小棗。此云酸小棗,則上文樲酸棗者與棗大小同矣。上林賦:枇杷橪𣐈。按廁橪於枇杷𣐈之閒,然則皆果也。與許說合。淮南子:伐橪棗以爲矝。亦云橪棗。郭云:橪,橪支木,音煙。與許異。從木然聲。人善切。十五部。一曰染也。染,小徐作柔。皆未詳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柅nǐ
注解:柅木也。實如棃。今字以爲檷字。從木尼聲。女履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梢shāo
注解:梢木也。未詳。廣韵曰:梢,船舵尾也。又枝梢也。此今義也。釋木曰:梢,梢擢。郭云:梢音朔。按梢擢字,葢本從手作捎。從木肖聲。所交切。二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𣟌lì
注解:𣟌木也。未詳。從木隷聲。郞計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㭩liè
注解:㭩木也。未詳。從木寽聲。力輟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梭xùn
注解:梭木也。未詳。從木夋聲。私閏切。玉篇且泉切。十三部。今人訓織具者,用爲杼字也,於其雙聲讀之也。廣雅作𣘡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㮿bì
注解:㮿木也。未詳。從木畢聲。卑吉切。十二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楋là
注解:楋木也。未詳。從木剌聲。盧𨔶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枸jǔ
注解:枸木也,可爲醬。出蜀。史、漢皆云枸𤕬醬。詳艸部蒟下。從木句聲。俱羽切。四部。按小雅:南山有枸。毛曰:枸,枳枸也。枳枸卽禮記之椇。許於枸下不言枳枸,椇字亦不錄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樜zhè
注解:樜木。出發鳩山。北山經曰:發鳩之山,其上多柘木。許所據柘作樜也。發鳩山卽水部涷水所出之發包山。淮南書亦作發包。古音包鳩同在三部。許不言樜同柘,而廣韵謂一字,非許意也。從木庶聲。之夜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枋fānɡ
注解:枋木,可作車。禮:周官皆以枋爲柄。古音方聲丙聲同在十部也。從木方聲。府良切。十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橿jiānɡ
注解:枋也。謂一木二名。考工記注曰:今世轂用襍榆,輻以檀,牙以橿。郭注山海經曰:橿中車材。南都賦、吳都賦說木皆有橿。從木畺聲。居良切。十部。一曰鉏柄。釋名曰:鋤,齊人謂其柄曰橿,橿然正直也。頭曰鶴,似鶴頭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㯉chū
注解:㯉木也。釋木:檴落。郭云:可以爲杯器素。按小雅薪是穫薪。箋云:穫落,木名也。陸云:依鄭則字宜木旁。㯉檴古今字也。司馬上林賦字作華。師古曰:華卽今之樺。皮貼弓者。莊子華冠,亦謂樺皮爲冠也。樺者俗字也。㠯其皮裹松脂。所謂樺燭。從木虖聲。乎化切。古音在五部。讀若𦻏。檴,或從蒦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檗bò p245上
注解:黃木也。本艸經之檗木也。一名檀桓。從木辟聲。博戹切。十六部。俗加艸作蘗。多誤爲蘗字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梤fēn
注解:香木也。㞣爲艸香,故梤爲香木。從木㞣聲。形聲包會意也。撫文切。十三部。按𥛬字多作棻,葢由篆體本作〈㞣下木〉,象香气上出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榝shā
注解:似茱萸,出淮南。釋木:茮榝醜莍。郭云:莍萸,子聚生成房皃。榝似茱萸而小,赤色。内則注曰:藙,煎茱萸也。漢律會稽獻焉。爾雅謂之榝。按鄭云:藙卽榝。許於艸部有茱萸,有𧅙。此云似。與鄭說小異。本艸經木部云:吳茱萸,一名藙。是則一物異名,亦不待煎成始爲藙也。從木,茱萸藙字在艸部,榝字在木部,故許不云一物。然茱萸在本艸經木部,茮從艸,而爾雅在釋木,則從艸從木一也。殺聲。所八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槭zú
注解:槭木,可作大車輮。未詳今何木。大車,牛車也。輮,車网。考工記之牙也。從木戚聲。子六切。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楊yánɡ
注解:蒲桺也。各本作木也二字。今依藝文類聚、初學記、本艸圖經、太平御覽所引正。釋木云:楊,蒲桺。許所本也。按蒲,葢本作浦。浦,水瀕也。王風:不流束蒲。毛云:蒲艸也。箋云:蒲,蒲桺。孫毓云:蒲艸之聲不與戍許相協。箋義爲長,是則晉人讀蒲桺爲浦桺之明證。古今注曰:蒲桺生水邊。又曰:水楊,蒲楊也,枝勁細,任矢用。任矢用者,左傳云董澤之蒲是也。絫呼曰蒲桺,單𧦝曰蒲。音同浦。至唐而失其讀矣。從木昜聲。与章切。十部。古假楊爲揚,故詩楊之水。毛曰:楊,激揚也。廣雅曰:楊,揚也。佩觿曰:楊,桺也。亦州名。古書州名皆作楊矣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檉chēnɡ
注解:河桺也。釋木、毛傳同。陸機云:生水旁,皮正赤如絳,一名雨師。羅願云:葉細如絲。天將雨,檉先起氣迎之,故曰雨師。按檉之言赬也,赤莖故曰檉。廣韵釋楊爲赤莖桺,非也。從木聖聲。敕貞切。十一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桺liǔ
注解:少楊也。各本作小楊。今依孟子正義,葢古本也。古多以少爲小,如少兒卽小兒之類。楊之細莖小葉者曰桺。周禮故書:衣接橮之材。鄭司農讀爲歰桺。後鄭云:桺之言聚也。引書分命和仲。度酉曰桺穀。按度酉曰桺穀者,今文尚書也。宅西曰昧谷者,後鄭所讀之古文尚書也。詳見尚書𢰅異。從木戼聲。戼,古文酉。力久切。三部。古多假桺爲酉。如鄭印𤼩,字子桺。桺卽丣。名𤼩字酉也。仲尼弟子列傳:顏幸,字子桺。桺亦卽丣。幸者辛之譌也。巳上海寧錢馥字廣伯說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𣖼xún p245下
注解:大木,可爲鉏柄。未詳。從木𠣬聲。詳遵切。十二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欒luán
注解:欒木,似欄。欄者今之楝字。本艸經有欒華,未知是不。借爲圜曲之偁,如鐘角曰欒,屋曲枅曰欒是。從木䜌聲。洛官切。十四部。《禮》:天子樹松,諸侯柏,大夫欒,士楊。士楊二字當作士槐庶人楊五字,轉寫奪去也。禮,謂禮緯含文嘉也。周禮冢人:以爵等爲丘封之度,與其樹數。賈疏引春秋緯:天子墳高三仞,樹以松。諸侯半之,樹以柏。大夫八尺,樹以藥草。士四尺,樹以槐。庶人無墳,樹以楊桺。藥草二字,欒之誤也。白虎通引春秋,含文嘉語全同,正作大夫以欒。又廣韵引五經通義士之冢樹槐,然則此士下有奪可知矣。含文嘉是禮緯。白虎通云春秋,含文嘉。葢引春秋,禮二緯。而春秋下有奪字。唐封氏閒見記引禮經及說文皆譌舛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栘yí
注解:棠棣也。釋木曰:唐棣,栘。常棣,棣。唐與常音同。葢謂其花赤者爲唐棣,花白者爲棣,一類而錯舉,故許云栘,棠棣也。棣,白棣也。改唐爲棠,改常爲白,以棠對白,則棠爲赤可知。皆卽今郁李之類,有子可食者,小雅常棣、論語逸詩唐棣,實一物也。郭注唐棣云:似白楊,江東呼夫栘。白楊,大樹也。古今注云:栘楊亦曰栘桺,亦曰蒲栘,圓葉弱蒂,微風善搖。此正今之白楊樹,安得有𩏬𩏬偏反之𠌶耶,因一栘字掍合之。從木多聲。弋支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棣dì
注解:白棣也。小雅傳曰:常棣,棣也。秦風傳曰:棣,唐棣也。常與唐同字可證矣。渾言之,則白棣亦𧦝唐棣也。豳風傳云:鬰,棣屬。從木隶聲。特計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枳zhǐ
注解:枳木,似橘。考工記:橘踰淮而北爲枳。本艸經所謂枳實也。枳可爲籬。周書小開曰:德枳維大人。從木只聲。諸氏切。十六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楓fēnɡ
注解:楓木也。厚葉弱枝,善搖。一名𣠞𣠞。各本榣作搖。今正。少一𣠞字。今依韵會補。釋木曰:楓,欇欇。犍爲舍人曰:楓爲樹,厚葉弱莖,大風則鳴,故曰欇欇。按𣠞,木葉榣白也。榣,樹動也。厚葉弱枝故善榣,善榣故名𣠞𣠞。嵇含南方艸木狀,分楓人楓香爲二條,實一木也。從木風聲。方戎切。古音在七部。招䰟楓心南爲韵。上林賦楓一作氾是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權quán p246上
注解:黃華木。釋木曰:權,黃英。按英華一也。郭云未詳。而釋艸亦云:權,黄華。郭云:今謂牛芸艸爲黃華,艸部英下一曰黃英。然則爾雅木曰黃英,艸曰黃華。許則英華字互易。從木雚聲。巨員切。十四部。一曰反常。論語曰:可與立,未可與權。孟子曰:執中無權,猶執一也。公羊傳曰:權者何。權者反於經然後有善者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柜jǔ
注解:柜木也。趙注孟子曰:杞桺,柜桺也。郭注爾雅曰:柜桺似桺,皮可煑作飲。廣韵柜下云:柜桺。按柜今俗作櫸,又音譌爲鬼桺樹,未知許所說是此不。從木巨聲。其呂切。廣韵居許切。五部。按周禮梐枑注,故書枑作拒,從手。俗本從木作柜,非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槐huái
注解:槐木也。釋木曰:欀槐,大葉而黑。守宮槐,葉晝聶宵炕。按此皆槐之異者。從木鬼聲。户恢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𣖫ɡǔ
注解:楮也。此篆體依五經文字正。各本作榖者,從𥛬便也。小雅傳曰:榖,惡木也。陸機疏曰:江南以其皮擣爲紙,謂之榖皮紙,絜白光輝。按山海經傳曰:榖亦名構。此一語之輕重耳。從木㱿聲。古祿切。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楮chǔ
注解:榖也。從木者聲。丑呂切。五部。柠,楮或從宁。宁聲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檵jì
注解:枸杞也。四牡、四月傳皆曰:杞,枸檵也。他杞字無傳。讀詩者有三杞之說焉。從木,繼省聲。按繼下云:一曰反𢇍爲㡭。然則此云㡭聲足矣,疑或竄改之也。古詣切。十五部。一曰堅木也。堅各本作監,誤。今正。此别一義。謂堅木偁檵。堅檵雙聲,如薊與筋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杞qǐ
注解:枸杞也。按釋木、毛傳皆云:杞,枸檵。禮記鄭注亦云:𦬊,枸檵也。郭注爾雅云:今枸杞也。是則枸檵爲古名,枸杞雖見本艸經,而爲今名。許檵篆下當云:枸檵,杞也。杞篆下當云:杞,枸檵也。乃合。今本後人亂之耳。從木己聲。墟里切。一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枒yá
注解:枒木也。上林賦有胥邪。史記作胥餘。南都賦作楈枒。蜀都、吳都賦單𧦝之曰枒。艸木狀作㭨,其木葉枉顚,略似椶樹,而實大如瓠,繫在顚,若挂物,今俗用㭨瓢是也。從木牙聲。五加切。古音在五部。一曰車网會也。网俗本作𨊾。今正。考工記輪人注曰牙讀如訝,謂輪輮也。世閒或謂之网,書或作輮。按車入牙作輮。車部曰:輮,車网也,車輪之肉。今北人謂之瓦,卽古語之牙也。謂之牙者,如艸木萌芽句曲然。襍偑之璜曰牙,亦猶是也。車网必合衆曲而成大圜,故謂之网會。网會,絫言之也。牙枒葢古今字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檀tán p246下
注解:檀木也。鄭風傳曰:檀,彊刃之木。刃,今韌字。榽醯似檀。齊人諺曰:上山斫檀,榽醯先殫。從木亶聲。徒乾切。十四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櫟lì
注解:櫟木也。秦風隰有苞櫟傳曰:櫟木也。陸機曰:苞櫟,秦人謂柞櫟爲櫟,河内人謂木蓼爲櫟。椒榝之屬,其子房生爲梂,木蓼子亦房生。故說者或曰柞櫟,或曰木蓼,機以爲此秦詩也。宜從其方土之言,柞櫟是也。按陸意謂秦詩當是柞櫟。今觀許櫟梂二篆連屬,正與陸所云木蓼子房生爲梂者合。然則許意謂木蓼也。艸部云:草斗,櫟實也。一曰様斗。木部栩下云:𣏗也。其草一曰様。此則謂草斗爲櫟實,正陸所謂秦人謂柞櫟爲櫟。又云:栩,今柞櫟也。草下櫟實字非木部之櫟。許意栩𣏗、様草爲一物,是名柞櫟,亦名櫟,而非柞也,亦非子梂生之櫟也。柞與棫爲類,櫟似椒榝。鄭箋大雅云:柞櫟也。則以柞與柞櫟合爲一耳。從木樂聲。郞擊切。古音在二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梂qiú
注解:櫟實。此櫟實與草下櫟實各物。草下當云草斗,柞櫟實。損柞字耳。釋木曰:櫟,其實梂。陸機云:椒榝之屬,其子房生爲梂,木蓼子亦房生。然則許何爲以梂字專系諸木蓼也。曰艸部以莍系諸茮榝矣,則以梂系諸櫟也。莍與梂皆謂聚生成房,橡斗不尒也。梂與莍古通用。椒𦕼箋云:一梂之實,蕃衍滿升,非其常也。此假梂爲莍也。今俗語謂緐多叢聚曰一梂,椒子每梂數十百顆。詩人言其盛,則曰每梂將盈升。不識正義何以不解也。木蓼,唐本艸謂之木天蓼。蘇頌云:木高二三丈,三四月開花,似柘花,五月採子,子作毬。一曰𨯳首。豳風毛傳曰:𨯳屬曰錡,木屬曰銶。釋文曰:錡,韓詩云木屬。銶,韓詩云𨯳屬也。按許用韓詩說也。𨯳所以穿木也,𨯳首謂𨯳柄,𨯳柄必以木爲之,今木工尚然矣,故字從木。金部無銶,許所據詩然也。從木求聲。巨鳩切。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欄(楝)liàn
注解:欄木也。各木篆作楝。下文云柬聲。今改正。按考工記:以欄爲灰。字作欄。許於欒下云:木似欄。然則此當同考工記可知矣。廣韵廿五寒欄下云:木名。從古字古音也。欄俗作楝,乃用欄爲闌檻俗字。欄實曰金鈴子,可用浣衣。從木柬聲。郞電切。十四部。按莊子非練實不食,或謂卽欄實。欄實非珍物。似非昀解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檿yǎn p247上
注解:山桑也。釋木曰:檿桑,山桑。大雅毛傳曰:檿,山桑也。禹貢檿絲。史記檿作酓。同音假借字也。從木厭聲。於𤥎切。七部。《詩》曰:“其檿其柘。”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柘zhè
注解:柘桑也。三字句。各本無柘字,今補。山桑,柘桑皆桑之屬。古書竝言二者則曰桑柘,單言一者則曰桑,曰柘。柘亦曰柘桑。如淮南注烏號云柘桑其木堅勁,鳥峙其上是也。桑,柘相似而别。見胡氏通鑑釋文辨誤。從木石聲。之夜切。古音在五部。漢志:琅邪郡𤫊門高䂞山。䂞乃原之誤,水經注可證。師古謂卽柘字,誤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𣛺qī
注解:𣛺木,可爲杖。小徐云:今楖栗之屬。從木厀聲。親吉切。十二部。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𣟳xuán
注解:𣟳味,稔棗也。釋木:還味,棯棗。釋文云:還,字林作𣟳。不言出說文,疑或取字林增此。從木還聲。似沿切。十四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梧wú
注解:梧桐木。三字句。釋木曰:櫬梧。賈思勰曰:注云今梧桐皮靑者曰梧桐。案今人以其皮靑,號曰靑桐也。玉裁謂:此今人所植梧桐樹也。其華五出,子如珠,綴於瓢邊,瓢如羮匙。賈氏云靑桐九月收子炒食甚美,如菱芡是也。從木吾聲。五胡切。五部。一名櫬。一曰猶一名也。本爾雅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榮rónɡ
注解:桐木也。見釋木。按梧下云:梧桐木。榮下曰:桐木。此卽賈思勰靑桐、白桐之别也。白桐華而不實,材中樂器。靑桐則不中用。毛詩:椅桐梓漆,爰伐琴瑟,其白桐與。又云:其桐其椅,其實離離。則靑桐亦𧦝桐,渾言之也。郭注爾雅,於榮桐木曰:卽梧桐。於櫬梧曰:今梧桐皮靑者。本不誤,今本𠜂節,乃不可通。從木熒省聲。永兵切。十一部。一曰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。土冠禮、鄉飲酒禮皆云東榮。鄭曰:榮,屋翼也。韋注甘泉賦同。梠,楣也。楣,齊謂之檐,楚謂之梠。檐之兩頭軒起爲榮,故引伸凡揚起爲榮,卑汚爲辱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桐tónɡ
注解:榮也。從木同聲。徒紅切。九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橎fán
注解:橎木也。未詳。從木番聲,讀若樊。附轅切。十四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榆yú
注解:榆白,枌。見釋木。陳風東門之枌傳云:枌,白榆也。然則釋木榆白爲逗,枌爲句,顯然。許意亦如此讀。别榆一穜以起下也。榆莢可食,亦可爲醬。酉部所謂𨡭䤅也。從木俞聲。羊朱切。古音在四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枌fén p247下
注解:枌榆也。三字句。各本少枌,淺人以爲複字而誤𠜂之。枌榆者,榆之一穜。漢初有枌榆社是也。從木分聲。扶分切。十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梗ɡěnɡ
注解:山枌榆,有朿,山枌榆,又枌榆之一穜也。有朿,故名梗榆,卽齊民要術所謂刺榆者也。方言:凡草木刺人自關而東或謂之梗。郭注:今云梗榆是也。莢可爲蕪荑也。荑當作夷。爾雅、急就篇皆不從艸。釋木:無姑,其實夷。郭云:無姑,姑榆也,生山中,莢圓而厚,(莢各本作葉。急就篇注引不誤。)剝取皮,合漬之,其味辛香,所謂蕪夷。按齊民要術分姑榆、刺榆、山榆爲三。云刺榆木甚堅肕,山榆可以爲蕪夷。依許說則刺榆山榆一物也。賈氏言種植皆得諸目驗,豈許有未諦與。姑榆卽周禮之梓*。杜子春作枯榆。鄭注周易大過曰:枯音姑。謂無姑,山榆。廣雅:山榆,母估也。是則山枌榆卽爾雅無姑之證。從木㪅聲。古杏切。古音在十部。按梗引伸爲凡柯莖骾刺之偁。〖注〗梓*字右原从十日辛作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樵qiáo
注解:𢿱木也。小雅:樵彼桑薪。列子書以蕉爲樵。按上下文皆木名也,此字廁此,恐非其舊次,當與柴篆爲伍。從木焦聲。昨焦切。古音二部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松sōnɡ
注解:松木也。從木公聲。祥容切。九部。集韵思恭切。關内語也。按俗皆從關内語,惟徽州讀祥容切。㮤,松或從容。容聲也。此如頌𩔜同字。〖注〗枩,同松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樠mán
注解:松心木。疑有奪誤。當作松心也,一曰樠木也。廣韵廿二元注曰:松心。又木名也。所據古本也。蒙上文松木言之,故曰松心謂之樠。葢松心微赤,故與𣯩璊同音。又松心有脂。莊子所謂液樠。廣韵養韵釋𣓈曰:松脂。正樠爲松脂之誤也。一曰樠木也者,别有木名樠。如左傳卒於樠木之下,馬融廣成頌陵喬松𡳐脩樠,漢書烏孫國山多松樠是也。小顏云:樠,木名。其心似松。是小顏所據已同今本矣。舊有樠𣓈二字,一㒼聲,一兩聲。左傳樠木音義云:郞蕩反。又莫昆、武元二反。馬援傳章懐注曰:水經注:武陵五溪,謂雄溪、樠溪、酉溪、潕溪、辰溪。蠻土俗雄作熊,樠作朗,潕作武。是皆認樠爲𣓈,未别其字,而强說其音也。從木㒼聲。莫奔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檜ɡuì
注解:柏葉松身。釋木、衞風毛傳皆曰:檜,柏葉松身。禹貢作桰。從木會聲。古外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樅cōnɡ
注解:松葉柏身。見釋木。郭引尸子曰:松柏之鼠,不知堂密之有美樅。按堂密,謂山如堂者。從木從聲。七恭切。九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柏bǎi p248上
注解:鞠也。釋木曰:柏,椈。襍記:暢臼以椈。鄭曰:椈,柏也。按椈者鞠之俗。柏,古多假借爲伯仲之伯,促迫之迫。從木白聲。博陌切。古音在五部。張參曰:經典相承亦作栢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机jī
注解:机木也。山海經:單狐之山多机木,族𥮐之山多松柏机桓。郭曰:机木似榆,可燒以糞稻田。音飢。按葢卽榿木也。今成都榿木樹。讀若豈平聲。楊雄蜀都賦曰:春机楊桺。机榿古今字。榿見杜詩。王安石詩以榿滋移爲韵。韵會音邱其切。與蜀語合。從木几聲。居𡳐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枮xiān
注解:枮木也。未詳。從木占聲。息廉切。七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梇lònɡ
注解:梇木也。未詳。從木弄聲。盧貢切。九部。益州有梇棟縣。益州,漢郡名也。前志字作弄,後志作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楰yú
注解:鼠梓木。釋木、小雅毛傳皆曰:楰,鼠梓也。陸機、郭璞皆云楸屬。從木臾聲。羊朱切。四部。《詩》曰:“北山有楰。”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栀ɡuǐ
注解:黃木。可染者。各本篆文誤作桅。今依韵會所據本正。小徐云:史記貨殖傳千畞卮茜,又書記多言鮮支,皆此。是鍇本固作栀字。證一。玉篇列字次弟與說文同,而梇楰朷榙四字之閒字作栀。之移切。不作桅。桅字乃在下文孫强等增竄之処。證二。水部染下引裴光遠曰從木,木者所以染,桅茜之屬也。此用史記栀茜,而亦譌作桅。證三。桅,今之栀子樹,實可染黃。相如賦謂之鮮支。史記假卮爲之。從木卮聲。卮各本誤作危。音過委反。今依韵會所據正。章移切。十六部。釋木:桑辨有葚栀。此别一義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杒rèn
注解:桎杒也。未詳何木。從木刃聲。而震切。十二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榙tā
注解:榙𣝋,果似李。史記上林賦榙𣝋,字同許。漢書、文𨕖皆作荅遝,假借字也。郭云:荅𣝋似李。廣韵引埤蒼同。從木荅聲,讀若嚃。嚃,口部無,卽舌部𦧥之異文也。毋嚃羮。見曲禮。土合切。七部。按各本二篆先後失次。今從玉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𣝋tà
注解:榙𣝋木也。從木遝聲。徒合切。八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某méi
注解:酸果也。此是今梅子正字。說見梅子。從木甘。闕。此闕謂義訓酸而形從甘,不得其解也。玉裁謂:甘者,酸之母也,几食甘多易作酸味,水土合而生木之驗也。莫厚切。古音在一部。槑,古文某。从口。從口者,甘之省也。㒳之者,皃其酢醶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櫾yóu p248下
注解:崐崘河隅之長木也。崐崘當作昆侖。山字依類篇補。西山經曰:槐江之山,西望其大澤,其陰多榣木。郭曰:榣木,大木。引國語榣木不生危。按榣卽𣞿字。韋注晉語亦云:榣木,大木也。晉語一本作拱木,非。許謂𣞿爲長木,榣爲樹動。他書則𣞿爲橘柚,榣爲長木。用字之不同也。穆天子傳曰:天子釣于河,以觀繇之木。郭云:姑繇大木。姑繇亦卽𣞿也。從木繇聲。按許書有䌛無繇,或傳寫之誤。以周切。三部。㠯周切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樹shù
注解:木生植之緫名也。植,立也。假借爲尌豎字。從木尌聲。形聲包會意。常句切。四部。𡬾,籒文。籒文從豆不從豈者,豆柄直,亦有直立之義。豆與壴同在四部,爲龤聲。寸則謂手植之也。常句切〖注〗𣕒、𣚤,古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本běn
注解:木下曰本。從木從丅。此篆各本作本。解云從木,一在其下。今依六書故所引唐本正。本末皆於形得義。其形一從木丄,一從木丅,而意卽在是,全書如此者多矣。一記其處之說,非物形也。大雅以本奏爲奔走,假借也。布忖切。十三部。。楍,古文。此從木象形也。根多竅似口。故從三口。926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柢dǐ
注解:木根也。道德經:深其根,固其柢,長生久視之道。韓非解老曰:樹木有曼根,有直根。直根者,書之所謂柢也。柢也者,木之所以建生也。曼根者,木之所以持生也。按直者曰直根。橫者曰曼根。柢或借蒂字爲之,又借氐字爲之。節南山傳曰氐本也是。從木氐聲。都禮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朱zhū
注解:赤心木,松柏屬。朱本木名,引伸假借爲純赤之字。糸部曰:絑,純赤也。是其本字也。從木,一在其中。赤心不可像,故以一識之。若本末非不可像者,於此知今本之非也。章俱切。古音在四部。又按此字解云赤心木。松柏屬。當廁於松樠檜樅柏之処,今本失其舊次。本柢根株末五文一貫,不當中骾以他物,葢淺人類居之。以傅會其一在上,一在中,一在下之說耳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根ɡēn
注解:木株也。從木𥃩聲。古痕切。十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株zhū
注解:木根也。莊、列皆有厥株駒。株今俗語云樁。從木朱聲。陟輸切。古音在四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末mò
注解:木上曰末。從木從上。此篆各本作末,解云:從木,一在其上。今依六書故所引唐本正。莫橃切。十五部。六書故曰:末,木之竆也。因之爲末殺、末減、略末。又與蔑莫無聲義皆通。記曰:末之卜也。語曰:吾末如之何,末由也已。〖注〗字頭末字从丄从木,作丄下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㮨jì p249上
注解:細理木也。㮨見西山經、南都賦。郭曰:㮨似松,有刺,細理。劉淵林注蜀都賦曰:楔似松,有刺。按蜀都楔字葢㮨之譌。從木畟聲。子力切。一部。按此篆亦失其舊次,當與諸木名爲伍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果ɡuǒ
注解:木實也。上文言果多矣,故緫釋之。引伸假借爲誠實勇敢之偁。從木,象果形在木之上。謂田也。古火切。十七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𣚎léi
注解:木實也。絫者今之累積字。從絫,言其多也。假借則扁榼謂之樏。似盤,中有隔也。從木絫聲。力追切。按當依廣韵力委切。十六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杈chā
注解:杈枝也。三字句。廣韵曰:方言云:江東言樹枝爲椏杈也。枝如手指相錯之形,故從叉。從木叉聲。初牙切。古音在十六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枝zhī
注解:木别生條也。艸部曰:莖,枝主也。𠏉與莖爲艸木之主,而别生條謂之枝。枝必岐出也,故古枝岐通用。從木支聲。章移切。十六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條tiáo
注解:小枝也。毛傳曰:枝曰條。渾言之也。條爲枝之小者,析言之也。從木攸聲。徒遼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朴pò
注解:木皮也。洞簫賦:秋蜩不食抱朴以長吟。李注:抱音附。引蒼頡篇:朴,木皮也。顏注急就篇、上林賦厚朴曰:朴,木皮也。此樹以皮厚得名。按廣雅云:重皮,厚朴也。從木卜聲。匹角切。三部。按凡鞭扑字從手作扑,卽攴字也。凡樹皮字從木作朴。凡棫樸,樸屬字作樸,卽㯷之省也。凡朴素字作樸。皆見說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